粤教思函〔2009〕6号
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单位: 现将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09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各校实际,参照执行。 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严格执行中央精神,落实规定课时、学分标准和考核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发奋学习。 各高校要充分利用《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和《时事》DVD等材料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教学。教育教学要点的专题教学辅导材料将陆续刊登在《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上,另有教育部提供的相关辅导材料将上挂在广东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网(http://xingshi.edugd.cn)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备课参考。 附件:2009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 二○○九年二月二日
2009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2009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2009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实际行动投身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去,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发奋学习。
国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校要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结合师生思想实际,广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实践活动,必须贯穿三个方面的学习教育。一是要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和历史功绩,不断增强继续奋勇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二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科学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三是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着重讲清楚“6个为什么”: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为什么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讲清这些问题,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也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关键。
二、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经济形势
我国国民经济在经历了本世纪以来经济增速持续上升和长达5年高于10%的平稳较快增长后,2008年遇到了重大考验。国内经济运行周期性调整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的叠加作用,从内外两个方面加大了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从年初经济增速偏快到年末出现严重下滑趋势,从年初物价涨幅偏高到年末全面回落,经济形势变化之快超出了预期。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安排,国民经济保持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日趋显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加,挑战增多,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前进中的问题。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不会因为这场金融危机而发生逆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一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要准确把握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其根本途径是扩大内需,主攻方向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强大动力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改善民生。三是要正确把握2009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改革开放,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三、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与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对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08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重点研究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对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一是要深刻认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必须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二是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到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三是要全面把握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着重领会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方向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根本要求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四是要全面了解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深刻认识做好2009年的“三农”工作,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深刻认识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务之急是抓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根本之策是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关键之举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是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重要意义,重点把握好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加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培训,扶持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
四、以重要纪念活动为有利契机,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同时也是纪念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澳门回归10周年。这些重要纪念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教育资源。高校要以这些活动为契机,紧扣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一要求,集中组织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和平发展教育。一是通过回顾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展示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大好形势,展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引导广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把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转化为强国之行。二是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关怀,宣传民族关系、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面貌发生的历史性巨大变化,引导学生树立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观念,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三是大力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到时代赋予的崇高责任,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发扬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在科学发展、共创和谐的时代洪流中健康成长,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与人民齐奋斗。
五、加强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确引导,增强大学生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识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今年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改革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面临非常复杂的形势。高校要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增强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自觉维护社会稳定。一是要深入宣传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既要讲清楚我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要讲清楚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更要讲清楚党和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目标任务和阶段性成果,引导青年学生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战胜困难、加快发展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二是针对大学生广泛关注的国际国内热点问题,要讲清事件背景,阐明党和政府的原则立场和大政方针,充分展示党和政府有能力、有办法处理好目前局势,有能力、有办法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能力、有办法为中国和平发展争取有利的外部条件,引导青年学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加理智、务实、成熟的态度来表达爱国热情。三是加强对敏感问题的正面引导,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始终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把力量凝聚到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上来,积极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坚决与各种破坏社会稳定的现象做斗争,努力争做遵纪守法的模范,争做维护社会稳定的模范。
六、巩固和强化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势头,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去年3月,陈水扁当局推动举办的“入联公投”遭到挫败,“台独”分裂势力遭受沉重打击,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出现难得机遇。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前景。正确认识当前台海局势,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首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认识3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主要经验,充分认识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形势下指导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继续坚定贯彻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二是深入了解去年以来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新变化。国共两党、两岸双方秉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初步形成良性互动,促成两岸协商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得以恢复并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基本实现。两岸关系开始步入和平发展的轨道。同时要清醒看到,“台独”分裂势力仍极力阻挠两岸关系发展,两岸关系前进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阻碍和一系列复杂问题。三是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重要思想和一系列重要主张。深刻认识解决台湾问题的核心是实现祖国统一,目的是维护和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理解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深刻理解争取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充分认识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政治基础,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作为重要途径,把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作为强大动力。全面认识和理解讲话关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和在政治、经济、文化、两岸交流、涉台外交、军事安全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政策主张。四是深刻认识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贯彻到各项对台工作中去,最广泛地团结台湾同胞一道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五是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发展、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雄伟步伐,必然强有力地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国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一、正确认识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带来的影响,全面把握国际金融体系变革的大环境
发端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转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并开始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由经济金融领域向政治社会领域扩散。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国际贸易明显萎缩,股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汇率波动剧烈。美欧日经济步入衰退,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长显著放缓。在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的前景下,西方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积极寻求转嫁责任和风险压力。新兴经济体国家除了面临西方转嫁经济金融负担外,还面临出口锐减、资源产品价格下跌等困境。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国家加强政策协调,推出救市措施,联手采取行动,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现行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已不能适应全球化的新形势,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的紧迫性明显上升。围绕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欧美之间、新兴经济体与传统发达国家之间的博弈日益激烈。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积极推动全面、彻底地改革国际金融体系,以削弱美国的金融霸权,为欧盟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谋取更有利的地位。新兴大国则强烈要求改革现行金融体制,同发达国家平等对话,增强在国际经济金融事务中的参与权与话语权。二十国集团(G20)华盛顿峰会拉开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序幕,欧美明确承诺将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的代表权。
二、深刻认识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加速发展,大国关系将会更加错综复杂
“一超多强”的世界政治格局近些年一直逐渐向多极化方向演变,且呈加快之势,具体表现是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比较显著的变化。“一超”与“多强”之间的差距相对缩小,主要大国间的实力分配朝着更为多元和均衡的方向发展。世界进入“相对大国”时代,国际权力体系多极特征更加突出。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势头更加明显,世界力量重心正逐渐由大西洋两岸向太平洋地区转移。 尽管美国仍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华尔街金融海啸的爆发,暴露了这个超级大国的脆弱一面。此外,美国依然深陷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国际形象大幅下滑,被迫进行战略收缩和调整。打着“变革”旗号当选的奥巴马成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新政府着手实施新的内外政策。俄罗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多有强势举动。俄出兵格鲁吉亚,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并与它们建交,其军事力量到美国“后院”活动,体现了俄领导人要让俄重归大国行列的意志。 中俄印等新兴大国的快速崛起,引发大国关系和国际格局深刻调整。新兴大国相互间既竞争又协作,对传统大国主导地位构成挑战,与原有的一超对多强的矛盾以及传统大国间的矛盾交织,构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大国关系的基本格局。西方采取分化策略应对新兴大国崛起,印度仍被各方竞相拉拢,而中、俄则是主要防范对象。美印正式签署核合作协议,日印签署《安全合作联合宣言》,其中均不乏针对中国的一面。美推动北约东扩、加快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加强对独联体国家的渗透,矛头直指俄罗斯。美欧关系总体良好,但在俄格冲突及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秩序方面,也暴露了双方的矛盾。新兴大国之间的对话合作虽不断发展,但由于缺乏共同的价值纽带和有效的协调机制,加上美等西方国家的拉拢分化,相互之间的合作还相对有限,在国际格局变革进程中远未形成合力。
三、把握传统安全挑战有新的发展,认识非传统安全问题成为新安全观的重要内容
地缘政治因素回归增强了军事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大国更加重视利用军事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外交目标。美弱俄、遏俄势头未减,引发俄罗斯在南奥塞梯问题上出重手反击。俄美战略竞争逐渐从中亚、外高、中东一直延伸到拉美。美国继续推进新军事变革,抢占战略制高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太空战,太空军事化趋势进一步凸显。恐怖主义、海盗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国际恐怖组织及其活动从中东向中亚、南亚、非洲、东南亚等地辐射转移,全球化与本土化趋势交织发展。索马里海盗猖獗,严重影响海上航运安全,国际社会在打击海盗问题上出现合作的积极氛围。 地区热点此伏彼起。在中东,伊拉克安全局势有所好转,美伊达成驻军协议;叙利亚与黎巴嫩建交,实现关系正常化;叙利亚与以色列展开非直接谈判。但巴以矛盾再次升级,双方再次出现大规模流血冲突。在南亚,阿富汗安全形势严峻,塔利班势力日益坐大,北约士气低下,已考虑支持阿政府与塔武装谈判;巴基斯坦财政濒于破产,安全形势恶化,政权稳定受到威胁;印巴关系因孟买恐怖袭击事件再现紧张。 国际多边军控谈判停滞不前,核裁军面临新的压力。在地区核扩散问题上,朝核问题波折不断,美以将朝鲜从“支恐”名单除名换取朝继续弃核进程,但朝美因核验证问题争执不下。伊核问题仍处于僵局之中,伊朗继续推进铀浓缩活动,美对伊朗动武决心难下,俄美关系趋冷限制了美对伊朗的政策选择。
四、明确我国外交兼顾国家利益与国际责任,充分认识我国国际形象正在不断提升
奥运外交、危机外交等是2008年中国外交的亮点。奥运外交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发展进步,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与有关国家的交往。在西藏3•14事件发生后,中国与“藏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进行了坚决斗争,捍卫了国家主权。在汶川大地震中,中国的灾难外交为党和政府在世界树立了全新的形象。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作为世界金融市场的“稳压器”和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进一步彰显。中国外交日益重视领事保护工作,保护海外公民利益。中国派军舰赴索马里海域护航。这些既体现了“外交为民”的执政理念,也树立了履行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金融危机削弱了西方国家的国际行为能力,西方大国对中国借重明显加大。但中国外交面临的挑战同时在增加。中美关系发展平稳,但美在西藏、售台武器上继续耍两面手法;中欧关系虽有转圜,但双方在贸易、西藏、气候变化、对非洲政策等领域的分歧并未解决;中俄战略互信受到俄格冲突的一定冲击。要求中国承担超越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国际责任”,成为当前西方大国共同的外交动向。周边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有新的发展,部分转型国家经济与政治形势动荡,少数国家间的领土纠纷给周边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为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是当前中国外交的主要任务。中国将继续推动与主要大国关系平稳顺利发展。以中美建交30周年为契机,加强与美国各层次的交流互访,推动中美关系的顺利过渡;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扩大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实现中欧关系平稳发展;积极推动中日领导人互访,巩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发展势头。深化与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互信与合作,加强对周边热点问题的建设性介入。加强与发展中大国和区域组织关系,带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整体关系。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我国将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世界和平和繁荣继续不懈努力。
|